12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1%。
12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4.3%,预期增幅5%,11月增长5.3%。郑跃声表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仍然处调整期,虽然有复苏的迹象,但是基础仍然不牢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201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2013年1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预期增幅5%,11月同比增幅高达12.7%,推动当月贸易顺差增至338.01亿美元,创2009年2月以来新高。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这意味着全年外贸8%的增长目标没有完成。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我国的外贸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灵活应对,积极开拓,使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局面,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逐季环比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速二季度探底,下半年呈现反弹态势。
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12.8%。其中2013年全年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我更愿意相信2014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另一方面,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产业基金、债券市场、海外资金都将保证投资需要。日本经济2013年基本走出过去20年的持续萎缩状态,2014年也将继续向好。推动增长的积极因素包括:基于信息产业的无线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政府在医保报销水平、退休金给付水平方面的提高,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增加,都将提高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预计在消费价格增长水平保持3%的情况下,消费对GDP的增长将有更真实的贡献。
美国以及欧洲主要大国的非农业失业率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就业情况的改善以及家庭去杠杆化的成效都将提升这些国家居民消费的增长,过去三年美欧主要股票市场的持续上涨为投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增长。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相关的体制,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不能改变的,但需要完善,对于操作层面的具体机制体制,则必须发展和改革,这就具体表现为在现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改革和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基于国家重点科技专项的国防、军工的持续增长。尽管明年汇率变化将使得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但由于仍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中,本币升值不会对出口造成太大负面影响。结论 2014是充满希望的一年2014年将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各方面初步呈现协调进步、民生工程更施惠于国民、中国国际影响更加扩大的一年。看市场2014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该都强于2013年。
可以确定的是,2014年中国GDP增长仍将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其中贡献最大的仍将是投资。基于惠民工程的养老、助残、医保产业的大发展。这将意味着2014年国内在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将呈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增长。可以确定的是,2014年中国GDP增长仍将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其中贡献最大的仍将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也将好于2013年。
改革领域: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基于城镇化的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持续增长。
消费 对GDP增长贡献更真实新增投资以及进出口的好转,都将转化为就业人口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2014年还将是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改革施政能力真实考验的一年。
发达国家经济面的好转对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具有正面传导作用,2014年东盟以及除中国以外的主要新兴经济体也都将迎来好于2013年的发展机会。这是极为关键的出手,包括滋生贪污腐败在内的权力寻租土壤,基本都是建立在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基础之上。当然,有保有压将会是2014年投资的一大鲜明特点,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造船等五大行业的缩能压产、关停并转势在必行。过去改革,虽然全国人民不同程度地受惠,但只有少数人先富起来,极少数人暴富。新一届中央领导执政一年以来已经开始发力,首先就是废除、缩减、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以后必定会看到更多行政改革的成果。判断2014年中国经济走势,得基于一个背景、两个市场、三个方面。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 刘成璧看背景全面深化改革 影响深远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一个不仅影响2014年,甚至影响未来中国各方面数十年的巨大背景,中国经济2014年乃至未来若干年的发展都将受益于、受限于这个大背景。虽然进口的增长也将持续提高,但2014年还将稳定地保持外汇顺差。
投资根据前述国内实实在在的诸方面需求,这些投资都将实现,政府的投资将表现为引导和扶持,更多的非国有资金将进入更多领域。国际市场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经过4年的去杠杆化调整,2014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将好于2013年。
但不同于过去35年的改革之处,这一次是系统性全面性地提出包括民主政治、文化领域、社会管理、生态治理都要一并改革。2014年也将是改革攻坚、不同利益集团博弈更激烈、反腐治贪更深入、政府简政放权更显力度的一年。
国内市场2014年无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政府民生方面的支出,无论各级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是各类企业、基金的直接间接投资,都将好于2013年。按照先后顺序可知,经济领域的深化改革仍然是一切改革的基础。看GDP三个方面,即中国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形势记者日前从水利部了解到,根据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各省区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已经明确。
在取用水户层面,水利部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截至目前,全国批准颁发有效取水许可证共约44万套。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作用,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我国逐步加快水权改革进程,推进初始水权界定,已基本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
水利部积极推动省级以下指标分解工作,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完成地市级指标分解,其中7个省市完成市县两级指标分解,已覆盖95%的地级行政区和近700个县级行政区。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水权交易试点范围,在水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地区间、行业间、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建立水权交易平台,加强水权市场监管。
在流域层面,在完成黄河、黑河、漳河上游、永定河、大凌河水量分配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对已超过红线控制指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增长,并通过水权转让压减超用水量。
首批25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已完成技术方案,全面启动第二批28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53条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将指标落实到江河控制断面。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表示,2013年水利部积极组织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着力培育水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对用水总量达到红线控制指标的地区,新增项目取用水量必须通过水权转让取得。同时,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抓手,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作用,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我国逐步加快水权改革进程,推进初始水权界定,已基本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对已超过红线控制指标的地区,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增长,并通过水权转让压减超用水量。
在取用水户层面,水利部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截至目前,全国批准颁发有效取水许可证共约44万套。首批25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已完成技术方案,全面启动第二批28条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国53条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将指标落实到江河控制断面。
水利部积极推动省级以下指标分解工作,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完成地市级指标分解,其中7个省市完成市县两级指标分解,已覆盖95%的地级行政区和近700个县级行政区。在流域层面,在完成黄河、黑河、漳河上游、永定河、大凌河水量分配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